作者:TPshop搜豹商城 發布時間:2022-12-12 15:03 閱讀:353
供銷社重回大眾眼球,掀起討論熱潮,直接原因是湖北日報一則題為《湖北基層供銷社恢復重建至1373個 基本覆蓋全省鄉鎮》的新聞報道。報道稱,湖北省實施基層社恢復重建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。截至2021年底,湖北省基層社總數達1373個,基本實現鄉鎮全覆蓋。
除湖北省之外,供銷社在多地基層的覆蓋率也有提升。寧夏鄉鎮供銷合作社覆蓋率由2017年的56%提升至目前的92.7%;2021年,重慶市農村綜合服務社已增至6120個,行政村覆蓋率達76%。
那么,為什么近年來多地要恢復重建基層供銷社?
響應政策要求
黨的十八大以來,國家非常重視供銷合作社的改革與發展,中央多次指示,要發揮供銷合作社應有的作用。”李國祥稱。
2015年,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》中明確指出: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,是黨和政府以合作經濟組織形式推動‘三農’工作的重要載體,是新形勢下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。”
此后,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多次強調,要“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”。2021年,中央一號文件更是聚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,提出開展生產、供銷、信用“三位一體”綜合合作試點,健全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綜合平臺。
在孔祥智看來,近年來多地恢復重建基層供銷合作社,正是響應政策要求。
供銷社天然優勢
另外,供銷社在中國商品流通環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。
實際上,我國的農產品流通非常滯后。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的餐桌,農產品的流通需要經歷50多個環節,因此損耗率奇高。
而供銷社是擁有完備的流通網絡、覆蓋“省市縣鄉村”的五級供銷合作社平臺和流通體系。截止2020年底,全國供銷系統擁有連鎖企業6697家,擁有配送中心10802個,發展連鎖、配送網點83.2萬個。要知道,當前“主流”的菜鳥驛站,網點總數也才不到10萬。由此可見,供銷社龐大的網點數足以消解農產品產業鏈長、流通環節多的流通風險。
供銷合作社是目前中國唯一具有全國組織體系的、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,在農產品的供銷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天然優勢。掌握流通體系的供銷社,已在某些特定品類上擁有了巨大且穩定的下游需求,而這足以倒逼上游農業生產體系、生產方式的變革。
舉例而言,供銷社在今天仍是棉花收購、加工的主渠道,并受國家委托統一經營棉花,其在棉花收購中始終保持著50%左右的市場份額。供銷社旗下的中棉公司,在新疆建立了“龍頭企業+軋花廠+合作社+農戶”的產業化經營服務模式,提升了棉花生產收購加工能力和現代化水平。
縱向來看,若供銷合作社能將這一路徑推廣到更多的農產品品類,那將有機會加速我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的發展進程。
并且,供銷社的定位是為農服務的組織,因此供銷網點帶有惠農性質,即使是無利可圖的地區,也需要滿足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。